俗話說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癌癥的產生。 “為什么是我?為什么癌癥偏偏找上了我?”很多患者在確診的那一刻都有過這樣的心理。對啊,好端端的,怎么突然腫瘤就找上門來了呢? 其實癌癥的發生,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特別是這個所謂的“好習慣”——! 省錢! 不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有人上街買菜,經常是看見哪個便宜,就買哪個,這是不行的。 研究發現,若把綠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切碎之后,在室溫空氣中放置6小時,抗癌物質的損失率可達75%,還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物質。 此外,打折的水果蔬菜,往往伴隨著腐壞等問題。 正確做法:去市場時,盡量買新鮮的肉菜,這樣營養成分才是最佳的。 省電! 做飯時不開抽油煙機 有些烹飪習慣,比如用大量食用油進行大火爆炒,有些人為了省電,又舍不得用抽油煙機……每天吸入大量油煙。 那這些油煙會對家人的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?業內專家表示,如果在一個密閉的、沒有開啟抽油煙機的環境炒菜,在里面呆一小時,對肺部的傷害相當于吸進去一兩包煙! 正確做法:炒菜時一定要開啟抽油煙機,并且定時對抽油煙機進行清潔,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。 省油 ! 食用油放很久也舍不得扔 據專家介紹,油脂氧化和酸敗后,常含有黃曲霉素(致癌物質)污染,會產生一股“哈喇味”,加熱時煙大、嗆人。 正確做法: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壺分裝,油壺則選擇磨砂工藝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。 最好不要把油瓶擺在窗臺等陽光能直射的地方,這樣更容易氧化。 省糧食! 桌上總有一盤隔夜菜 有些人非常節約糧食,吃不了的飯菜,經常放在冰箱里,第二天、第三天還在繼續吃。 專家表示,菜肴里通常含有硝酸鹽,一段時間后,硝酸鹽會轉變為亞硝酸鹽,存放時間越長,亞硝酸鹽含量越多。 偶爾吃一頓沒關系,但如果長期吃這樣的剩菜,攝入的亞硝酸鹽很多,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,最主要的危害,就是可能會致癌。 正確做法:盡量別吃隔夜菜。 省體力! 癌癥是“懶”出來的 許多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、久坐,就是睡覺了……長期這樣,患癌風險真的會增加! 正確做法:工作時,最好每二三十分鐘就站起來活動下。別一回家就躺著,每周都要保持定量運動,多做做家務也有好處。 你身邊有特別“省”的人嗎 一定要提醒他哦 本文來源:健康時報、科普中國 圖片、文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綜合編輯發布:王琪